中国(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大会及优质包装饮用水高峰论坛近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论坛由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主办,聚焦健康饮水需求和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以水为媒,共谋发展”为主题,旨在宣传健康饮水理念,引领新兴消费。与会代表围绕包装饮用水行业政策热点、趋势风口、营销策略、发展痛点等热门话题开展交流讨论,探讨推动全国天然饮用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策。
会上,中国食品智库专家郭庆华就《全国优质矿泉水水源地分布状况》进行分享。郭庆华介绍,我国自然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饮用天然矿泉水种类主要有锂(Li)型矿泉水、锶(Sr)型矿泉水、锌(Zn)型矿泉水、偏硅酸(H2SiO3)型矿泉水、硒(Se)型矿泉水,以及含气(游离二氧化碳CO2)型矿泉水,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各省,而西部较少。分布较多的省份有山东、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福建、广东等地,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共有矿泉水水源仅103处,占全国饮用天然泉水总数的2.4%。
广东省瓶装水协会专家组专家邓郁就包装饮用水趋势风口、营销策略发表主旨演讲。邓郁分析,近10年来,包装饮用水是我国饮料行业的热点,呈现爆发式增长。虽然近几年饮料行业增速放缓,但包装饮用水行业增长率在饮用水行业仍独占鳌头。近年来,传统饮料企业不断加大包装饮用水的投资力度,资本和知名企业纷纷进入包装饮用水市场,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预计到2027年,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将达到3091亿元。我国包装饮用水的消费量从1997年到2022年,年增长率达18.1%,这种增长率高于中国同期GDP增长率的2倍以上;我国的包装饮用水消耗总量占全球消耗总量已经超过15%,是全球第一大包装饮用水消费国。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2300亿元,但从人均数据来看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居于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前列的品牌有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景田百岁山、康师傅、冰露等,瓶(桶)装水已发展为饮用水的消费主流,且已经从解渴发展到卫生、健康、营养等方面。2022年,我国包装饮用水总产量超1.17亿吨,市场货值超过2300亿元。全国各地政府逐步重视包装饮用水行业,贵州省、吉林省、西藏、湖南省等地政府已开始运作推动当地饮用水产业的发展。随着包装、新品类产品的革新以及互联网营销的深入,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精准把握当前饮用水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以战略眼光抢占饮用水市场先机的重要前提。邓郁提出,目前包装水行业的发展有“细分化、高端化、定制化、互联网化、功能化、F2C化(智能售卖)、品牌共享、节能环保、一次性大包装”九大趋势。纵观水市场,细分化指的是“母婴水”“泡茶专用水”“儿童瓶”等越来越多细分化的水产品不断涌现;高端化指的是众多品牌推出高端水产品;大包装和定制化则是指许多国内外水品牌在推出10L、7.5L等大包装水的同时,知名品牌和地方品牌水企也积极推行定制水,灵活的方案可为客户加标定制、整标定制;品牌之间以联名方式推出的水产品也层出不穷,共创、共享、共赢方式是在水市场激烈竞争之下产生的品牌竞合发展新模式;F2C和互联网化趋势是指包装水的资讯获得、获客、订购及管理互联网化,为包装水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提供了更为迅速、便捷及提升效率的渠道;功能化趋势是指包装水市场出现的“咖啡水”“水素水”“去氘水”等以饮用功能为卖点的水产品;节能环保趋势则是指目前整个饮用水产业链都在重视采用环保和节能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材料。例如水处理设备重视节水性能,吹贴灌旋设备则推出节能型设备、塑包产品考虑成本节省,环保包材如纸包装、植物塑料包装等。
陆军军医大学教授舒为群围绕“饮用水与心脑血管健康”,就人工软水引发心脑血管危险的潜在因素发表演讲,科学诠释了什么是“健康好水”。舒为群指出,健康好水是安全基础上有益健康的饮水,是日常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具备四个要素,即微生物安全(饮用不得传染病),毒理学安全(老弱病幼终生饮用无害),感官性状良好(乐于饮用),含有来源天然、种类丰富、比例平衡的有益矿物质等。
(记者: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