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在京发布。据悉,这是全球首个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也是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五国燕窝产业首次共识的标准。“该标准将填补全球燕窝产地分级标准空白,成为全球燕窝产地分级评定及管理制度发展的重要起点。”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国燕委理事长马增俊在会上表示。
该标准由小仙炖牵头发起,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五国燕窝产业协会、相关机构联合起草,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世界燕窝生产量复合增长率维持在7.8%。世界上最大的燕窝消费国,据《2023—2029年中国燕窝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中国燕窝市场规模已经连续9年增长,2022年增长至413.07亿元。尚普咨询进一步调研预计,2025年中国燕窝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在这个繁荣的市场背后,产品的高增长、高潜力也吸引着众多产品和品牌纷纷入局。此后,燕窝行业从一个小众市场迅速崛起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行业。
“燕窝行业已经走向了让标准说话,让事实说话,让消费者明白放心购买消费的时代。”在马增俊看来,这是行业的又一次里程碑,意味着从此全球燕窝产区有了分级依据,好燕窝也有了明确的标准。
2013年,马来西亚成为首个获准输往中国的燕窝出口国,意味着我国重新从国家层面准许燕窝进口。之后几年,燕窝行业抓住了新一代消费者美容养生需求,整个行业开始焕发生机。产品的高增长、高潜力吸引着众多产品和品牌纷纷入局。随之而来的,便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带动燕窝行业从一个小众市场迅速崛起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行业。
这期间,行业内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些乱象。2013年,第三方追溯系统——中国溯源管理服务平台及CAIQ溯源标识上线运行,实现了进口燕窝产品“专厂专号专用”和“一品一码”。
“通过扫描这个溯源码,消费者可以追溯到燕窝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包括产品信息、生产信息、许可信息和流通信息等。由此,燕窝原料的安全性、透明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业内人士认为,从在消费市场中的实际应用与效果来看,溯源码的推出有效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提升了消费者对燕窝产品的信任度,促进了燕窝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溯源码制度迫使燕窝生产商提高生产标准和品质控制,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品质水平。燕窝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引领行业走上溯源之路。如小仙炖品牌创始人曾远赴印尼、马来西亚,探寻上游燕屋和加工厂,从源头寻找最好的供应商,把好原料的第一道品质关卡。
随着燕窝从消费人群到产品形态,从昔日的传统滋补佳品到今日新鲜、方便食用的新宠,燕窝行业亟需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以构建持久的商业模式并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此次标准发起方和联合起草单位,小仙炖曾先后参与《鲜炖燕窝良好生产规范》《鲜炖燕窝质量要求》《燕窝制品》等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
根据该标准界定,产区等级和燕屋等级组合构成了燕窝产地等级。根据不同的指标,又分别为产区、燕屋划分了四个等级,即特级产区、一级产区、优质产区和大区级产区;特级燕屋、一级燕屋、二级燕屋和三级燕屋。产区等级划分主要依据产区气候、温度、降水量、水系、森林覆盖率、地形及原始性七个指标;燕屋等级则从选址、建造、日常管理以及采摘等维度划分。
其中,现有的3个特级产区均位于被称为“地球左右肺”的加里曼丹岛,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之一。研究发现,在纯净丰饶的雨林滋养下,这些产区的金丝燕所筑的燕窝更为洁白、厚大,拥有珍稀的高品质。据了解,小仙炖“加里曼之星”产品原料就来自加里曼丹岛特级产区——离自然保护区仅5公里的签约专供燕屋。
业内人士表示,《燕窝产地等级划分》标准的建立,将让消费者轻松直观地辨别高品质燕窝,推动燕窝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全球燕窝产区化发展。
(记者 杨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