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暖花开时节,车辆驶过山间,黄灿灿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点缀在山野绿色之中,呈现出一道天然亮眼的风景画。在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松溪乡回龙场村的山地梅花鸡养殖基地,走近一看,工人正使用机器生产当天的鸡食,梅花鸡听到机器声响开始躁动,在林间上蹿下跳进行“回应”。
工作人员制作鸡食
这样的画面每天都会上演,基地负责人李洪熙已经见怪不怪,一边巡视基地一边电话不停地与外地的客户沟通发货时间。去年,仅从他的基地就出栏了3.5万只鸡,销往成都、重庆、海南等地,通江山地梅花鸡正在“飞”出大巴山。
山地梅花鸡养殖基地
从食客到“鸡倌”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启新程
在成为一名“鸡倌”前,李洪熙在北京打拼了十几年,他敏锐觉察自己的年龄和体力在人力市场不占优势,有意回乡发展但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这鸡肉味道真不错!”一次返乡时,李洪熙无意间在餐馆吃到了梅花鸡,觉得肉质口感非常好,便向老板打听鸡肉来源,一问才知道是通江本土品种。
据松溪乡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山地梅花鸡是在秦巴山区自然演化形成的地方鸡遗传资源,擅长竞走攀高,所以肉质紧实、口感上佳。经权威机构检测,其肌间脂肪、粘性、咀嚼性、弹性以及营养含量都比普通鸡高,可谓“巴中仅有、通江独有”的纯血统土鸡。
经过深入考察,李洪熙发现通江县当时仅有1个梅花鸡保种场,没有规模化养殖场,流通到市场上的梅花鸡皆是村民在家散养的。市场空缺让他深感山地梅花鸡产业大有可为,毅然决然回乡创业,开启养鸡新道路。
2020年6月,在松溪乡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李洪熙的巴中龙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落户回龙场村,带动养殖山地梅花鸡。
“回龙场村天然的地形优势让鸡能自由地在山间跑跳,浓密的灌木能够抵挡老鹰等天敌,场地开发成本低,对生态破坏小。”李洪熙说,从长远来看,养山地梅花鸡可以强化种养循环模式,鸡粪无害化还田能就近支持生态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种养业的良性互补和持续互动。
山地梅花鸡
品质支撑品牌 深耕三年觅得“出山路”
“喝着地下深井泉水,吃着中草药提升免疫力,自研自制无抗生态环保饲料喂养。”鉴于山地梅花鸡的品质,李洪熙从一开始就瞄准了中高端市场,将梅花鸡定价40元一斤,多年的老母鸡价格甚至更高。
然而,“初入江湖”的山地梅花鸡没有品牌支撑和群众基础,未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当第一批鸡喂养到九个月时,李洪熙已经为销售渠道愁得焦头烂额,“有人来大批量收,但是价格压得非常低,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