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而如何解决农特产品收购难、储存难、销售难的问题,便成为了产业振兴的关键。泸县得胜镇的木耳种植户与背靠的“大公司”,有效解决技术、销售难题,走出一条公司与农户共赢的致富路。
一大早,泸县得胜顺民村党总支部书记黄艳便来到村里的木耳种植示范点为木耳菌包浇水。浇完水的木耳鲜嫩肥厚、晶莹剔透,看起来十分诱人。这是村里种植的第一批木耳,看着长势喜人的木耳,黄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黄艳说:“4月份,我们参加了公司举行的木耳产业推进会,觉得这个项目是非常好的。因为公司不仅提供种子、指导搭建钢架大棚,专人提供技术指导,生产出来的木耳公司也会回收,我们就建立了这个示范点。现在产出来的木耳,品质也是非常的好,产量也还非常的可观。下一步,我们也会带动更多的群众种植,增加群众的收入。”
同样,在得胜镇桐乐村也种植了木耳3000袋。得胜镇桐乐村种植户杨燕说:“通过这一个月的种植,我发觉这个木耳的不仅长势非常好,品质也非常好。然后,我也很放心,因为也不愁销路,公司是要负责回收的。那么,我通过这一次的种植,如果说我试种成功了,我就一定会带动我们周边的群众,共同种植、共同富裕。”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得胜镇顺民村和桐乐村能放心种植木耳,主要是有四川氿菌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依靠。公司以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全市推广木耳种植。种植户只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技术管理指导费,便可领取2000个菌包进行试种,在第一批次150袋菌包达到预期成果后,再领取余下的菌包。如未达到预期成果,不再领取余下菌包,公司将会退还技术管理指导费。种植户种出的鲜木耳可自行售卖,如鲜木耳未卖出,可制作成干木耳,公司将以每斤70元的价格进行全部回收。种植户只需要按照公司的技术指导,按部就班进行各项操作,便可轻松获得可观的收益。这样的合作模式,极大程度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四川氿菌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黑木耳产业为抓手,带动泸州市周边农户种植黑木耳,增产创收、共同致富。种植户也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原料,真正实现了公司与种植户的“双赢”。
“黑木耳被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王’,有较高健康价值,且黑木耳生长环境需求小,易存活,不占基本耕地,无环境污染。”四川氿菌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始股东翁锡勇说。
公司在泸州周边村户大力推广黑木耳种植产业,建黑木耳菌包生产工厂,为农户提供工作岗位,促进当地农户就地就近稳岗就业,推动持续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目前,木耳种植已经分布泸州、内江、等等36个镇、村,辐射了3000多个种植户,在下半年秋季,要发展到两万到五万户,实现泸州市四县三区全部覆盖。